成績計算
-
score1 = int(input('請輸入作業成績:')) score2 = int(input('請輸入測驗成績:')) score3 = int(input('請輸入平時成績:')) grade = score1*0.4+score2*0.4+score3*0.2 print('學期成績:'+str(grade)) if grade >= 60: print('及格') else: print('不及格')
關係運算符號
運算符號 意義 範例 運算結果 == 相等 8==5
2+6==3+5False
True!= 不相等 8!=5
2+6!=3+5True
False> 大於 8>5
2>6True
False< 小於 8<5
2<6False
True>= 大於或等於 8>=5
2+3>=5
2>=6True
True
False<= 小於或等於 8<=5
2+3<=5
2<=5False
True
True單向選擇結構
在日常生活,我們經常會遇到要作決策的情況,例如:如果下雨了,就帶把傘出門。程式的執行也是類似的情況,根據條件式運算結果,執行不同的程式區塊。最簡單流程控制是單向選擇結構,語法是:
if 條件式: 程式區塊
if敘述後面接著條件式,條件式的運算結果是布林值,當條件式為True時,就會執行程式區塊的敘述。當條件式為False時,不會執行程式區塊。在條件式之後必須有冒號
:
,底下的程式區塊必須縮排,在Python中縮排程式碼,可以使用1個Tab鍵或4個空白字元,須注意兩種方式不能混用。雙向選擇結構
如果我們希望遇到情況為True和False時,分別做不同的事,就需要使用雙向選擇結構,語法是:
if 條件式: 程式區塊1 else: 程式區塊2
當條件式為True時,執行程式區塊1,當條件式為False時,執行程式區塊2。
多向選擇結構
如果發生的情況不只有兩種,就可以使用elif敘述,來做更進一步的選擇,語法:
if 條件式1: 程式區塊1 elif 條件式2: 程式區塊2 elif 條件式3: ...... else: 程式區塊n
當條件式為True時,就執行相對應的程式區塊,當所有條件式皆為False時,執行else裡面的程式區塊。
-
BMI判斷
如果使用者BMI位於18.5≦BMI<24之間,則印出「標準」,否則印出「不標準(過重或過輕)」
-
BMI判斷